顺时而动网

山西焦煤严抓节日期间作风建设

隆基公开其独创的HPBC技术产品。

2022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TOP50评选 由福布斯中国独立研究制作,组建权威专家评审团,从管理体系、技术创新、综合效益、资源配备、示范推广五大维度出发对工业企业进行综合评估,挖掘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立足深远且成绩优异的工业企业,帮助它们进一步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,从而为建设绿色中国和长青企业加油助推。这是对我们在成为一个更可持续、更多样化和更包容企业所取得的进展的巨大认可,晶科能源专注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,也正是这些认可帮助我们的业务得到持续增长。

山西焦煤严抓节日期间作风建设

作为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有序推进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角色,中国的工业企业已经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战略,绿色制造、碳中和、ESG等新理念逐渐成为共识。晶科能源将可持续管理视为公司战略的基础,于2019年加入RE100并承诺到2025年100%使用可再生能源,并致力于成为行业内光伏组件回收先驱。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:我们很荣幸被《福布斯》列入最具可持续性发展企业50强名单。目前,晶科能源22次打破世界纪录,基于N型TOPCon技术自主研发的Tiger Neo系列高效组件,电池最高转换效率达26.4%,量产平均效率超过25.1%此外,作为全球率先实现绿电比例突破50%的光伏企业,一直以来注重节能减排,响应国家双碳目标,高质量践行ESG发展理念,为传统工业企业提供清洁能源和零碳方案,助力绿色转型。

晶科能源将可持续管理视为公司战略的基础,于2019年加入RE100并承诺到2025年100%使用可再生能源,并致力于成为行业内光伏组件回收先驱。2022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TOP50评选 由福布斯中国独立研究制作,组建权威专家评审团,从管理体系、技术创新、综合效益、资源配备、示范推广五大维度出发对工业企业进行综合评估,挖掘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立足深远且成绩优异的工业企业,帮助它们进一步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,从而为建设绿色中国和长青企业加油助推。截至2022年末,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5.6亿千瓦,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.9亿千瓦,和5年前相比分别增长44%、200%,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比提升至15.2%,是5年前的两倍多。

当年全国发电量6.5万亿千瓦时,太阳能发电量967亿千瓦时,占比大约1.5%。2021年,隆基绿能七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。隆基绿能和同行在2023年表现如何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2021年、2022年,隆基绿能的净利率领先优势有所收窄,2022年前三季度,其净利率达到12.6%,分别比晶澳科技、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高出5.7、8.7和9.4个百分点(图7)。

五年过后,至2023年1月31日收市,市值超过千亿元的光伏公司共10家,隆基绿能一骑绝尘,以3692亿元总市值领跑光伏公司市值榜,通威股份(600438)、阳光电源(300274)、福斯特(603806)等市值也突破千亿元,但均不足2000亿元(图1),要赶上光伏市值一哥隆基绿能,并不容易。截至2021年末,隆基绿能技术人员8588人,4个员工即有1名技术研发人员,超过主要组件同行,为光伏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,这一技术队伍还将继续高质量扩容。

山西焦煤严抓节日期间作风建设

2020年是隆基绿能名次跃升最大的一年,从第四直接跃升为第一,并从此后始终保持年度组件、硅片出货量双冠。众所周知,高负债率带来较高的财务费用。该研究院主要包括高效单晶电池研发中心以及年产2GW单晶电池中试产线,研究院投用后,将陆续引进约4000名高端科研人才,这将为隆基绿能打造世界一流研发水平、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。最终体现在平均净资产收益率(ROE)上,隆基绿能同样持续领先(图8)。

净利润率对比,隆基绿能更是一直遥遥领先主要组件同行。其Hi-MO系列组件出货超100GW。其归母净利润同期亦从0.72亿元增至90.86亿元,增长125倍(图2)。财报显示,2022年前三季度,隆基绿能综合毛利率16.1%,比天合光能(13.5%)、晶澳科技(13.4%)和晶科能源(10.2%)分别高2.6、2.7和5.9个百分点(图6),加上营收规模比同行高出数百亿,最终其净利润超过同行总和也就水到渠成。

2022年前三季度,隆基绿能的ROE为20.6%,力压晶澳科技(15.8%)、天合光能(11.6%)和晶科能源(8.6%)。据了解,保山基地作为隆基绿能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,通过使用可再生电力、回收技改、部署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等多种手段,获得由第三方机构鉴衡认证颁发的碳核查证书,成为全球第一个光伏零碳工厂,为国内双碳发展提供了样本。

山西焦煤严抓节日期间作风建设

2013年后,隆基绿能的组件出货量处于爬坡阶段,毛利率随着出货规模增长也稳步提升,从2013年的3.2%增加至2017年的30.7%(图4)。2018年,光伏531新政实施,行业经历一轮洗牌,隆基绿能的组件毛利率亦同步调整,但依旧保持在23.8%高位,高于主要同行。

光伏产业再度交出亮眼答卷。隆基绿能发布的业绩预增公告显示,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5-155亿元,同比增长60%-71%。国泰君安则预计全球2023年光伏装机需求为350GW,作为组件龙头老大,隆基绿能有望继续维持高水准的出货量。根据业绩预告,晶澳科技20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元至56亿元间,天合光能预计34.2亿元至40.2亿元间,晶科能源则是26.6亿元至29.6亿元,三家公司归母净利润总和在109亿元至126亿元之间,这意味着,隆基绿能全年利润有望超过这三家企业总和。2022年,隆基绿能预计光伏组件出货量超过45GW,是2016年(2.3GW)的20倍左右。同期隆基绿能归母净利润近91亿元,3.6亿元利息对其利润影响较小。

2017-2020年,隆基绿能在组件出货名次一路上升。2019年、2020年,隆基绿能净利率达到16.9%、15.9%,超过晶澳科技、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净利率总和(13.8%和13.3%)。

光伏产业是中国高端制造的一张亮眼名片,我国多晶硅、硅片、电池片和组件在全球产量占比均超过70%。作为业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,隆基绿能用23年时间,从名不经传的小企业,成长为市值超3600亿元的光伏龙头。

最近7年(2016年至2022年),隆基绿能组件出货量累计超过130GW(图3)。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0-151亿元,同比增长59%-71%。

和同行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运营相比,隆基绿能实施稳健的财务管理模式,其资产负债率多年保持在50%上下(图10)基于场景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特征,天合跟踪智能解决方案能够更加适应沙戈荒,水面滩涂以及坡地等复杂的应用场景,完美适配大基地下的复杂场景,降低度电成本并且提高客户投资回报率。天合储能以科技创新持续赋能,降低储能度电成本增厚收益,为大基地建设提供更具价值更安全的储能产品。作为大基地多场景解决方案领军者,天合光能致力于在光伏大基地项目系统解决方案中提供更优解,相信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定会有效提升大基地发电质量和经济效益,加速应用场景网络高质量跃升发展,让电站系统由被动变为主动,为光伏的近一步应用发展提供示范和表率。

在这一需求下,创新高价值210+N型技术产品成中坚力量,600W+成新一代电站标配。支架组件统一售后,指导科学规范安装使用,以及检测服务,有效提升服务效率,保障项目价值。

在目前光储结合越来越紧密的趋势下,储能的安全问题愈发凸显。天合光能中国区产品及市场总监唐正恺提到,以往电站建设完成就几乎处于静止状态,光伏发电曲线也被动的随太阳能资源呈现正态分布,而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则明显增加了主观能动性:光伏跟踪系统的出现结束了光伏系统发电的被动性,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让原来固定的光变成跟踪的光,跟踪支架电气驱动光伏组件主动追着太阳,以获取最大发电量。

先进的方案:发挥电站主观能动性从PERC到N型,电池技术的提升促进发电量增长升级,N型+大硅片技术逐渐成为下一代主流先进趋势。高效组件与跟踪系统结合,为电站带来更高的收益,天合跟踪智能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系统发电量3%-8%,为电站增效降本,显著提升项目收益率。

具备高可靠性的600W+光伏组件,提供光伏系统全寿命周期的发电保证,满足场景化需求,从产品初期设计,生产过程管控到原材料质量管理等全生命周期都严格的品控管理,即使是极端气候条件也能从容应对。天合光能统一的售前对接窗口汇聚了业内专家,为选址选型方案指导和方案工程设计支持,同时天合还提供市场分析意见,助力项目决策。天合储能从电芯到系统集成,在系统安全、电气安全、热安全、运维安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,天合储能液冷系统进一步提升效率与安全性,提升产品空间利用率,降低客户土地利用成本。在此背景下,统一对接的窗口链接能够有效降低售前、售中与售后难度,做到售前技术快速响应,安心排产,严格管控生产品质,使整体售后有效保障、质保升级为解决方案各个环节提供支持。

可靠的产品: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稳定双碳目标引领下,我国光伏电站开发不断加速,电站系统产品的可靠性也愈发受到关注。典型大基地场景下的气候环境条件对光伏系统的结构设计、耐候性、运维和发电损失发起了更大的挑战。

优质的服务:统一的窗口链接项目全周期持续推动新能源发展,将光伏电站建设与不同场景生态有机结合,将有效助力实现绿色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电站项目中,跟踪支架的应用占比不断提升,光储结合的新模式成为更多项目的建设必需要求,以上系统的变化让光伏电站从2023年起由被动变为主动。

大会中,天合光能中国区总裁杨豹在致辞中说道,在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不断引领下,建设发展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抓手。在此基础上,整个行业都迫切需要更高的产品品质、更全面的服务,来助力大基地项目强劲发展。

最后编辑于: 2025-04-05 03:21:02作者: 顺时而动网

相关推荐